wordpress网站定制 https://www.zsxxfx.com 高考即将结束。 我的高考在十几年前,在最擅长的数学上栽了跟头,勉强上了个985。 现在回头看,高考的结果重要吗?既重要也不重要。 要我说,高考结果就像新手基民的建仓时点,无不带着憧憬和懵懂。 比如说100万本金,建仓金额是50万。大专生是2015年中5000点建的,清北学生是2018年底2400点建的。其他各等级的学生分布其间。 (这里绝对没有看贬大专生或任何人的意思,因为现实只会比这更残酷,不是吗?) 2400点建仓无异于躺赢。后面的持续买入,不过是赚多赚少的事。 而5000点的成本,也不一定有多糟糕。但是需要花费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坚守和定投才能磨平掉巨大的成本差异。 事实上,我算了一下,假如2015年中50万建仓沪深300,剩下50万分笔定投到今天(每周定投1397元),用时整整7年,至今的资产总额是101.8万元。 刚好能覆盖掉100万本金,还稍微赚一点,终于追赶了上来,但依然远不如2400点的建仓。 当然,继续努力赚钱,坚持定投,特别是低位多投。有可能进一步缩小差距,在未来的某个时点实现超越。 这就是高考的差距和影响。 但是,二者的差异就仅限于此吗? 我想并不是。 那些最终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不一定有多高的智商或多好的运气,但他们一定有超乎超人的决心和毅力,才能废寝忘食、昼耕夜诵,十年磨一剑 就好像2018年底2400点大笔买入或建仓的投资者,难道真的只是看得准或运气好吗? 回想2018年11月,未来冠军经理刘格菘新发基金仅募集到2.5亿。其中2亿可能还是机构赞助(成立后就跑了),实际仅募集5000万。 可见当时市场有多悲观。彼时能坚定建仓者绝非等闲之辈。 如果你没感受过2018年下半年的悲观,但一定经历了今年4月的2800点。 2800点的环境是如何的呢? 基金经理接连反思,经济学家无比悲观,大V集体慌了神,国家内忧外患。仿佛国运迷失了方向,仿佛投资失去了信仰,仿佛股市没有底部。 此时的看多和买入是何其困难,绝不是一句运气就能简单解释的。 因此,名校学生未来走向成功的概率大,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有一块好的敲门砖,更是因为他们早在18岁高考之时就想明白了很多道理,培养了坚毅的性格,拥有了成功的潜质。 但好在,高考早已过去,而我们现在面对的是投资。特别是投资基金这件事,真的比高考容易太多了。 你想买股市整体,最普通的宽基指数足以让你获取到远超存款理财的收益。事实上,沪深300在2005年成立时1000点。现在是熊市还有4200点。17年4倍多。算上分红,年化收益率高达10%。 你想让人帮你投资,多的是清北复交人毕业的基金经理供老爷您差遣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做好最简单、最基础的事。这让我想起了今年的高考题,围棋里的本手、妙手和俗手。 本手合乎规律,循规蹈矩,一步一个脚印,是每一个初学者的基本功。 投资里的本手我觉得就是坚守和定投。但基本功需要长时间修炼。 很多人都说巴菲特只不过是中了卵巢股票,生在了美国。但这些人要是真的回到巴菲特的年代,只怕是美军被志愿军平推回38线,或者古巴导弹危机时就已心态崩溃清仓了。 妙手是本手的进阶,是精妙打法,可谓神来之笔。 投资里的本手可能是牛市的逃顶,也可能是熊市的抄底。其表面简单,实则难度巨大,一定是在本手之上方能修炼。 经历过2800和2400,很多人应该发现了,抄底的知行合一和仓位策略一定是长期磨练后才能获得的成果。 至于卖出,之前总有人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父」。像悟空一样,天天缠着师父要学通天的本事。 但在这波熊市中,多少人真正做到最基本的买入了?可能连徒弟的水平都没到吧,你都没在熊市加好仓位,又如何去学卖出的本事呢? 最后,也就是所谓的俗手。属于貌似合理,但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 最典型的就是做T了,或者说是自以为是的抄底或逃顶妙手。 前两周,很多人在猜什么3150、3200点阻力位,就为了一两个点来回折腾,看似眼前得利,实则因小失大,难以终胜。实际上,现在都快3300点了。 俗手获得的往往是局部最优解,而失去了全局最优解:即长期持有到大牛市带来的终局胜利。 最后的最后,我简单说下数学题。今年的数学题据说超难(PS:不会是葛军出的吧)。但在投资里,数学真的很简单。 以今年我提醒过多次机会的中概股为例吧。 中概股这波跌幅高达70%,恒生科技指数从最高的11000点跌到3400点。确实远超预期。 但我们假设未来也很糟糕,指数用整整10年时间涨回到11000点。 未来10年的年化收益是多少呢?按按计算器就知道答案:12.5%。 就这一个理由,就足以克服你的诸多心理障碍,否决掉各种似是而非的看空理由。 一如老巴投资所言,投资不需要多高的智商,只需要稳定的情绪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罢了。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